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江门上巷村:点“凉瓜”成金,集体经济两年翻一番 江门上巷村:点“凉瓜”成金

江门上巷村:点“凉瓜”成金,集体经济两年翻一番 江门上巷村:点“凉瓜”成金

2025-05-12 09:22:35 [百科] 来源:知源集

江门上巷村:点“凉瓜”成金,凉瓜集体经济两年翻一番_南方+_南方plus

编者按:为讲好江门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好做法、好经验、村点成金好模式,两年特开展系列发展案例报道,翻番凝聚社会各界强大合力,凉瓜同创村级集体发展的江门集体经济“江门样板”。


“响应政策号召,上巷把握市场趋势,村点成金优化资产利用率,两年把凉瓜品牌做大做强,翻番是凉瓜上巷村能够实现从经济薄弱村到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蝶变的关键。”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党支部书记、江门集体经济村委会主任黄梅芳如是上巷说。

上巷村通过做大凉瓜产业实现经济蝶变

上巷村通过做大凉瓜产业实现经济蝶变

上巷村毗邻叱石风景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位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杜阮凉瓜的核心种植圈。过去,由于种植技术缺乏革新,品牌知名度不高,销路不畅,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上巷村凉瓜产业发展缓慢,常年是集体经济“后进生”。近年来,上巷村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以凉瓜产业提质为工作主线,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了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2023年,上巷村实现村集体收入达450万元,同比增长43.3%,和2021年的285万元相比则接近翻了一番,结构也由过去依赖土地租赁的单一来源转变为农产品销售、文创产品设计、旅游服务业等多元结构,并先后获评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多方联结,整合资源点“瓜”成金

据《新会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杜阮当地村民已经开始种植凉瓜。“杜阮凉瓜在上巷村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出品果实外观饱满,纹路清晰,口感爽脆无渣,甘而不苦。”黄梅芳表示,由于凉瓜种植难度大,易受病虫害影响,且市场品质与价格缺乏统一标准,在很长时间里本土种植户并不多,以零散种植为主。

为进一步深挖杜阮凉瓜这一土特产的产业潜力,2013年以来,上巷村先后成立凉瓜专业合作社、凉瓜产业链党委、村产业服务公司,把村民和种植户联系起来,实行统一收货、统一挑选、统一代销、统一结算,实现了购销两端的降本提价和生产端的技术推广。

上巷村通过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等组织联结农户

上巷村通过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等组织联结农户

近年来,上巷村积极引入先进种植技术,邀请农业专家对种植户进行培训,传授选种、育苗、施肥、病害防治等技术,建立产品生产规程及质量标准,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 

技术革新和统购统销带来的规模效应,奠定了“杜阮凉瓜上巷正宗”的品牌基础,凉瓜价格从2017年8元/斤攀升至如今15元/斤,种植户收入也由原先的5万元/亩/年提升至10-11万元/亩/年。目前,种植户已由原来的26户增至100余户,种植规模由零散种植扩大至500亩,年产量提高了100多万斤。

种植大棚能有效提高凉瓜单产

种植大棚能有效提高凉瓜单产

如今,上巷村内已建成30亩凉瓜种植大棚,通过自动喷淋一体化减少养分流失与病虫害,凉瓜产量提高50%以上。

强化产业,推动凉瓜“破圈”

上巷村的凉瓜品质好、味道佳,但曾经销路窄、价钱低,“种植户种植凉瓜风险大,早期都不太愿意种。”黄梅芳表示,为了解决市场接受度不高的困境,上巷村积极探索流量推广、品牌打造、数字化运营等产业发展模式,在互联网平台开展凉瓜的直播带货活动,通过举办农村电商培训班,邀请电商专业的师生来直播带货,还针对客群的不同需求开发出凉瓜茶、凉瓜面、凉瓜饼等凉瓜衍生品。

杜阮凉瓜品质虽好但长期销路窄、价钱低

杜阮凉瓜品质虽好但长期销路窄、价钱低

不局限于食用,上巷村还结合凉瓜IP的特性,设计了凉瓜外型的手提包,并与中医药学院合作研制了凉瓜面膜,使杜阮凉瓜以及上巷村的名气走出了珠三角,走遍了全中国。

“北京、上海的客商知道了杜阮凉瓜,都纷纷来我们这边采购。”黄梅芳说,“他们中很多人都成了我们长期稳定的客户。”

凉瓜卡通IP形象

凉瓜卡通IP形象

据黄梅芳介绍,上巷村与江门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积极推动“村企共建”,建立凉瓜寄递服务合作关系,保证高标准配送凉瓜的同时还把运费降低了25%,使上巷凉瓜具备了销往更远市场的能力。

此外,上巷村还与中国电信合作搭建AI直播系统,在未来将实现虚拟人进行杜阮凉瓜的带货直播,并且实时播放大棚内杜阮凉瓜的生长情况,使消费者获得更加直观的产品体验。 凉瓜品牌“破圈”后,上巷村集体回收了低利用率的土地,凉瓜产业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文旅兴村,打造“凉瓜多面手”

随着杜阮凉瓜的知名度的扩大,越来越多游客涌入上巷村,带动当地餐饮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短短几年内,上巷村涌入了近二十家餐饮企业,其中部分是本土村民的创业项目,部分是闻讯而来的外地客商,他们的出现为上巷村发展的炉灶增添了一把柴火,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使上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旅生态圈。

上巷村紧抓旅游出行的需求风口,打造了凉瓜生态园,引进“乡村CEO”,开发以杜阮凉瓜为主题的研学路线,进一步巩固扩大杜阮凉瓜的知名度。2023年,当地举办了多场流动集市活动,创下过集市单日营业额破20万元,三天人流量达10万人的佳绩,打响了上巷村的知名度,为村民和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上巷村积极开发凉瓜研学路线

上巷村积极开发凉瓜研学路线

此外,围绕上巷生态圈,当地逐步收拢、改造过去低利用率的土地及物业,将废弃厂房改造为餐饮服务业产地,开发特色生态果园、主题生态农场,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万元以上。黄梅芳表示,预计村集体收入的高速增长仍将持续,2024年可达600万元。

生态果园、生态农场等文旅设施有效提高当地收入

生态果园、生态农场等文旅设施有效提高当地收入

从农业种植,到农产衍生品的开发与生产,再到餐饮文旅服务,上巷村从它的地理区位、历史民俗中发掘力量,紧跟政策,把握市场变化脉络,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开拓出了自己的发展新路子。

【撰文】郑少锋  区迅健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 今日辟谣(2025年5月9日)

      今日辟谣(2025年5月9日)2025年5月9日谣言:江西南昌今年中考题型取消选择题和填空题?真相:近日,有网民发布帖文称“教育部官宣!南昌中考题型巨变:选择题取消,这类题成主角!”引发社会关注。经查,上述内容为不实信息。江西省教 ...[详细]
    • 重庆、成都市场监管部门联手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重庆、成都市场监管部门联手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日前,重庆、成都两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重庆成都都市圈市场监管联动联建重点措施2023—2027年)》以下简称《重点措施》),涉及联动联建跨区域数字化监管体系等9个方面措施 ...[详细]
    • 申请发票,就上微信公众号,还能赚积分

      申请发票,就上微信公众号,还能赚积分各位亲爱的新老客户,感谢您长久以来对我公司的鼎力支持,为方便您了解开票进度,提高效率,我公司开通了外网申请发票功能,不尽详细之处,欢迎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电话4000-999-322!一、每晚23: ...[详细]
    • 辽宁:“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走进乡村大集

      辽宁:“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走进乡村大集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记者8月28日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辽宁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已向农贸市场、乡镇集市延伸。近日,由该局主办的“你点我检”活动在兴隆台石佛寺大集举行, ...[详细]
    • 手机帝国手游外包实战指南 最全攻略与高效赚钱技巧解析

      手机帝国手游外包实战指南 最全攻略与高效赚钱技巧解析在竞争激烈的手游市场中,外包开发已成为中小团队突破资源瓶颈、抢占市场先机的核心策略。将深度剖析手游外包开发的关键环节,提供从立项到盈利的完整解决方案。行业现状与外包开发的价值重构2023年全球手游市场 ...[详细]
    • 《奥科助学基金》2020年第一学期启动通知

      《奥科助学基金》2020年第一学期启动通知《奥科助学基金》2020年第一学期报名正式开始,欢迎有意学子申请,也欢迎奥科客户推荐。奥科助学基金自2014年9月1日启动,每年投入固定金额20万元,迄今为止投入总资金120万元,共资助了来自全国各地 ...[详细]
    • 科学“吃土” 多种仪器揭露土壤奥秘

      科学“吃土” 多种仪器揭露土壤奥秘如今交通运输和物流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购物越来越便利,但每次愉快的网购过后,总伴随着阵阵钱包空虚感。虽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喊着喊着要吃土了要吃土了,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的了解这个自己嚷嚷着要下肚的东西 ...[详细]
    • 广西防城港:以党建引领“小个专”推动经济发展

      广西防城港:以党建引领“小个专”推动经济发展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30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全部建立‘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并挂牌运行,‘小个专’党组织金融服务机制累计发放贷款300多万元……”7月27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 ...[详细]
    • 我县举行福建传洋安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宿松新闻网

      我县举行福建传洋安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宿松新闻网宿松融媒讯2月24日,我县举行福建传洋安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县委副书记、县长许晓峰出席仪式并讲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元松,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丽霞,副县长赵强出席仪式。副县长肖锋主持仪式 ...[详细]
    • 北京今年已为2.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北京今年已为2.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为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2023年开展为期一年的信用提升行动,多措并举助力经营主体增信、提质,全力激发经营 ...[详细]
    热点阅读